RESULTS SHOWCASE
业绩展示
600吨植物蛋白污水处理工程方案
序号 |
污染物名称 |
单位 |
数值 |
1 |
CODcr |
mg/l |
8000 ~ 10000 |
2 |
BOD5 |
mg/l |
3500 ~ 4500 |
3 |
SS |
mg/l |
400 ~ 800 |
4 |
PH |
—— |
7 ~ 9.5 |
序号 |
污染物名称 |
单 位 |
数 值 |
1 |
CODcr |
mg/l |
≤ 100 |
2 |
氨氮 |
mg/l |
≤ 25 ( 30 ) |
3 |
BOD5 |
mg/l |
≤ 30 |
4 |
SS |
mg/l |
≤ 30 |
5 |
总磷 |
mg/l |
≤ 3 |
6 |
PH |
—— |
6 ~ 9 |
序号 |
进 水 |
出 水 |
总去除率要求 |
||
污染物名称 |
数值 |
污染物名称 |
数值 |
||
1 |
CODcr |
≤ 10000mg/l |
CODcr |
≤ 100mg/l |
> 99% |
2 |
BOD5 |
≤ 4500mg/l |
BOD5 |
≤ 30mg/l |
> 99.8% |
3 |
SS |
≤ 800mg/l |
SS |
≤ 10mg/l |
> 98.7% |

序号 |
项 目 |
存 在 问 题 |
解 决 方 案 |
1 |
建设用地 |
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,本项目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规模约 600m ³ /d ,拟建新增污水处理规模 600m ³ /d ,新增用地尺寸为 30m × 10m ,计 300m3 ,新增用地规模较小。 |
本项目为高浓度有机废水,生化性较好,根据计算,新增用地面积仅能满足生化部分的占地要求,且平面布局紧凑,因此格栅、事故池、调节池、污泥池、脱水机房需考虑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,待新增 600m ³ /d 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后,再合理考虑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。 |
2 |
格栅集水井 |
现有格栅集水井为普通潜水排污泵,新增 600m ³ /d 废水处理规模后提升泵不能满足运行要求。 |
为保证工艺运行可靠性,水泵将更换为通过力强的潜水螺旋离心提升泵,通过颗粒< 35mm ,以防止机组堵塞。为节约能耗,考虑整体全部 1200m ³ /d 的废水提升能力,需新增潜水螺旋离心提升泵 2 台,考虑高峰流量时的变化系数,流量为 70m ³ /h ,功率 4kw , 1 用 1 备,现有提升泵作为低峰流量时的备用泵使用。 |
3 |
气浮池 |
气浮池为钢混结构,根据构筑物尺寸测算,最大瞬时处理能力约 800m ³ /d ,新增 600m ³ /d 处理规模后,不能满足运行要求。 |
由于现有气浮池为钢混结构,构筑物尺寸精度低,刮渣效率低,如新增 1 套 600m ³ /d 气浮池,将形成 2 套气浮系统并联运行,运行管理复杂,运费费用高。为方便运行管理,节约运行能耗,现有气浮池停用,新增 1 套高精度一体化气浮设备,考虑高峰流量时的变化系数,最大设计处理规模为 1500m ³ /d 。 |
4 |
事故池与调节池 |
现有事故池有效容积约 180m ³ ;现有调节池有效容积约 200m ³ ;在新增 600m ³ /d 处理规模后,调节池总停留时间约 4h (有效容积除以单位流量),很难满足废水的生产调节量。 |
由于本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较小,调节池近期无法扩容,因此在事故池与调节池之间设置带启闭功能的连通管,在生产废水排放高峰流量时,将事故池临时借用为调节池,在有事故废水排放时,车间生产必然受影响,一般为低峰排放流量,此时将连通管关闭。将新增潜水螺旋离心提升泵 2 台,流量为 25m ³ /h , 1.5KW ,通过颗粒< 25mm , 1 用 1 备。 |
5 |
污泥池及污泥脱水机房 |
新增 600m ³ /d 处理规模后,排放的污泥量将增加。污泥池及污泥脱水机均不能满足运行要求,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为带式压滤机,带式压滤机运行环境差,带宽< 1.5 米 的带式压滤机滤布纠偏系统运行不稳定,会影响脱泥效果和脱泥量。 |
由于本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较小,很难扩建污泥池和脱水机房,鉴于大部分排放悬浮物来自气浮池,污泥量较大,如再新增压滤机,压滤机房内很难布设,且 2 台压滤机运行管理负责,运行费用高,因此,将现有带式压滤机更换为运行更为先进可靠,运行环境干净卫生,运行费用更为低廉的全自动板框压滤机,设备数量 1 台,配套全自动加药系统。 |
6 |
厌氧 + 反硝化池 + 硝化池 + 二沉池系统 |
现有系统中, UASB 厌氧池有效容积约 400m ³,反硝化池有效容积约 200m ³,硝化池有效容积约 400m ³,二沉池表面积约 36m2 ,在新增 600m ³ /d 处理量后,现有生化处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处理规模要求。 |
|
A |
厌氧部分 |
虽然植物蛋白废水可生化的有机物生化性较好,但是分解速率较慢,一般需要对废水进行预酸化,现有工艺废水经预处理后直接进入 UASB 厌氧系统,造成 UASB 基本处于厌氧反应周期的前段,沦为水解酸化池,因此去除效率低。 |
本项目废水进水浓度高,但生化性好,新增 600m ³ /d 厌氧处理系统设置为“预酸化 + 厌氧”的综合反应系统,首先通过预酸化系统,将难分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,提高厌氧系统的去除效率,减轻后续好氧系统的运行负荷。由于 UASB 系统占地面积大,抗冲击能力较差,考虑占地面积、运行可靠性等综合因素,新增 600m ³ /d 厌氧处理系统将采用更为高效的 IC 厌氧反应器。 |
B |
反硝化 + 硝化 + 二沉池 |
现有好氧处理系统为 A/O 式接触氧化池,由于现有厌氧系统的去除率较低,因此好氧系统的运行负荷较大,废水很难达到排放要求。 |
由于本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较小,为满足新增 600m ³ /d 好氧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,需采用更为高效的接触氧化 MBR 反应池, BMR 池最大的优势是运行负荷高、抗冲击能力强、系统没有二沉池,节约占地面积。 |

处理单元 |
处理效率 |
CODcr ( mg/L ) |
BOD5 ( mg/L ) |
SS ( mg/L ) |
格栅、气浮、调节池 |
进水 |
10000 |
4500 |
800 |
出水 |
6000 |
3000 |
150 |
|
去除率 |
> 40% |
> 30% |
> 80% |
|
预酸化 +IC
|
进水 |
6000 |
3000 |
150 |
出水 |
1500 |
900 |
100 |
|
去除率 |
> 75% |
> 70% |
> 30% |
|
接触氧化 MBR 反应池 |
进水 |
1500 |
900 |
100 |
出水 |
70 |
25 |
5 |
|
去除率 |
> 95% |
> 98% |
> 95% |
|
最终出水 |
70 |
25 |
5 |
|
排放标准 |
100 |
30 |
30 |